‌·

花溪恋歌

来源:贵阳晚报     2025年10月17日        版次:5    作者:

朱理敦

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花溪,

在那秋高气爽的日子里,

迎着蓝天白云送来的风,

心花怒放,如此亲切,如此温柔。

十里河滩秋菊如潮,如金色绸缎铺开,

与蜿蜒的溪水和葱郁的青山相映成趣,

仿佛大自然精心编织的一幅山水锦绣。

当你漫步其间,脚步情不自主地放轻,

生怕打扰了这方水土久久酝酿的浪漫。

花溪河的溪水清澈见底,

倒映着两岸垂柳与蓝天,

微风拂过,水面泛起细碎的波纹,

书写着美妙的诗行,在水面上轻轻吟诵。

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都在诉说相亲相爱的动人故事。

花溪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

更在于它记载无数缠绵的红豆相思。

在不远处天河潭的旱洞里,

有一对形状如情侣的钟乳石,

被人们称为“千年之约”。

倒挂的钟乳石因地质运动断裂,

按照溶洞内的温度和湿度,专家预测,

它每长一厘米需要两百年,

如今断裂的距离约五厘米,

意味着它们再次相聚,需等待千年之久。

这漫长的等待,恰如人间最真挚的爱情誓言,

即便时光漫长,我依然等待与你重逢的那天。

多少恋人在此驻足,许下相守一生的承诺,

让花溪的山山水水,见证他们的爱情。

花溪的浪漫,花溪的挚爱,

还藏在那些不经意的角落。

高坡乡的千亩马鞭草在夏日绽放,

漫天紫雾晕染山野,让人恍若置身普罗旺斯;

孔学堂内粉白花瓣如雪纷飞,

与青瓦红墙的古典建筑交织,演绎着东方诗意美学。

而最动人的,是那首《花溪之恋》,

将花溪比作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

温柔,神秘,宛如一缕清风。

歌曲中“夜空落下如絮思念”,

“我在花溪等了许多年”的歌词,

道尽了等待与守候的深情。

音乐与文学在这里交融,

让花溪的浪漫有了更丰富的表达。

在花溪,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故事,

更是人与这片土地的深情对话。

拥挤的记忆,在畅快的溪水中,

在蜿蜒的小路上,如同梦境一般。

一位作家在溪边的西舍中写道:

“这座木屋让我的爱欲罢不能,

我入住的不是客房,是一座花溪的心房”。

这种对地方文化的眷恋,

何尝不是一种更深沉的爱?

花溪的水声很轻,

轻得像情人耳边的呢喃。

1944年的5月,花溪两岸鲜花盛开,

巴金与萧珊就是在这轻柔的水声中,

完成了他们简朴而深情的婚礼。

没有繁复的仪式,没有奢华的宴席,

只有“花溪小憩”那间简陋却洁净的客房,

一盏荧荧清油灯,和窗外彻夜不息的溪水声;

一碗清蒸鸡和两碟素菜,

成了这对患难情侣最珍贵的婚宴;

那条月光下的溪畔小路,

见证了巴金与他的缪斯最朴素的誓言。

八十余年过去,花溪水依然流淌,

而“巴金纪念馆”内那盏油灯的微光,

依然温暖着每一个相信爱情的灵魂。

而今天的我们,则以自己的方式,

继续书写着与花溪的恋歌。

当夕阳西下,花溪河面泛起金色的波光,

岸边的梧桐步道被染成“黄金大道”,

此刻的花溪,仿佛一位盛装的新娘,

静待夜幕降临。

夜间的花溪更显神秘,星光与灯火倒映水中,

与白日的明媚形成鲜明对比,同样动人。

在这里,每一个晨昏,每一季轮回,

都在演绎着不同的爱情诗篇。

花溪,不仅是一处风景,

更是一个关于爱的隐喻,

如它清澈的河水一样绵长,

如它秀美的山色一样恒久,

如它鲜花盛开时一样绚烂,

如它蕴含的文化一样深邃。

在这湾碧水旁,爱情被赋予了诗意的表达。

无论是千年钟乳石的守候,

还是文人笔下的久久缠绵,

抑或是寻常恋人十指相扣地漫步,

花溪都以它独有的方式,

将爱情升华为永恒的诗篇。

来花溪吧,让这里的山光水色为你的爱情作证,

在这湾碧水,泛舟荡漾,书写属于你的浪漫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