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专家为志愿者送“解压阀”

建议从三方面减压,避免“苛责自己”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来源:贵阳晚报     2022年09月19日        版次:A04    作者:

  疫情当前,坚守一线的志愿者,为疫情防控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很大贡献,与此同时,心理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对此,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咨询师、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超提醒抗疫一线的志愿者,学会接纳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表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避免过度苛责自己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杨超建议志愿者从以下三个方面为自己减压。

  一是强化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即一种“我能行”的信念,是指对自己有能力胜任工作、完成任务、敢于面对挑战与新环境的自信程度。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影响志愿者的自尊与服务快乐感。高自我效能感的志愿者会更自信,更积极地对待他人,进而影响服务的氛围与效果并对他人有着正向的传递作用。同时,自我效能感还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相关联。具体的强化策略包括:其一,激发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防控工作具有紧迫性与突发性的特征,应该提前了解志愿服务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其二,多向有经验的志愿者请教,并与同行人员建立积极的人际纽带,以便获得及时的帮助与情感支持;其三,相关部门应完善志愿者的培训体系,明确督导的职责,包括志愿者的技能培训、人员与区域的匹配、在线沟通平台的搭建以及督导的指导、协调和评估的工作要求等。

  二是提升志愿者的心理韧性。所谓心理韧性是指个体面对逆境与突发事件时的一种心理复原能力,能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应对压力并适应环境的变化。研究发现,高水平心理韧性的个体会通过积极应对方式灵活地调用资源来缓解压力,如寻求支持或寻找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其中,社会支持是心理韧性的重要预测因子,即来自家庭、学校及社会他人的主观与客观支持越多,个体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身心俱疲兼具风险的工作,当志愿服务得不到他人的配合与理解时,志愿服务就会成为压力源。因此,父母及亲友应给予志愿者更多的支持,老师与同学应给予其更多的价值肯定与同伴支持,社区居民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以唤醒其生命意义感和个人责任感,达致志愿者心理韧性的提升。

  三是促进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情绪体验。大量研究发现,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之后,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可能面临倦怠、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而认知重评能有效抑制消极情绪的产生。所谓认知重评是指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认识来降低情绪反应。比如,当个别居民不配合防疫工作时,志愿者可以转变自己的认知角度:其一,或许其当下的情绪状态并不稳定;其二,或许其未了解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等。即当情绪事件发生后,应多以积极的视角去解读它,学会换位思考,运用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策略,提升自己的认知灵活性。

  最后,杨超表示,志愿服务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希望志愿者们能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之余充盈自己的内心。静态贵阳,感谢有你们!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商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