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北站出租车候车环境优化升级以来成效显著

“人等车”变“车等人”

来源:贵阳晚报     2024年11月11日        版次:A05    作者:

  启用后的贵阳北站出租车蓄车池

  

  11月8日早上9时整,在贵阳北站西广场的5站台通道,一排排出租车整齐排列,等待旅客。刚出站的旅客沿着清晰的标识标牌指引快速抵达乘车区。乘车区井然有序,与过去易拥堵、人等车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而这种对比,在出租车蓄车池启用以来尤为明显。

  贵阳北站是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随着高铁网络的日益完善和贵州旅游的出圈,今年以来,贵阳北站的日均客流量达到16万人次,高峰时期,日均客流量更是突破26万人次。

  客流量在增加,然而,即便有地铁、网约车、公交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分流,在高峰期,由于出租车候客区的容量限制,常常出现人等车的情况。

  2023年,观山湖区高铁经济带服务中心联合贵阳北站各驻站单位,对贵阳北站进行交通提质升级改造,将出租车候客区移至西广场5站台通道,但移过来后又存在空间狭小的问题,而且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混杂,共用一个入口,导致高峰时段车辆反堵,出租车无法及时进站补充运力,容易出现旅客打车难、等待时间长等问题。“加上缺乏有效的蓄车区域,出租车只能在狭窄的通道内排队候客,秩序容易混乱,影响旅客出行体验。”观山湖区高铁经济带服务中心服务保障部工作人员欧兰勇说。

  为了解决问题,观山湖区高铁经济带服务中心联合市交委、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多次实地考察,精心规划内容,细化改造方案,将出租车进口处的待建地块改造为出租车蓄车池,在蓄车池新增7条车行通道和2条应急车辆停放通道,总蓄车能力从80余辆提升至200余辆,蓄车容量增加,有效缓解了候车压力。

  蓄车池的打造,不仅大幅增加了蓄车容量,还实现了车辆有效分流。同时,蓄车池内设施一应俱全,指示牌清晰明了,照明系统更加完善,并设置了全方位的监控设备,为司机和旅客营造安全、舒适、有序的候车环境。

  蓄车池启用后,出租车的运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减少了空驶率。出租车司机袁国文说,蓄车池让出租车司机有了固定的候客区,不用东西广场来回接送客人,运营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同时,现在的候车区域较宽阔,候车环境更好了。

  蓄车池的启用,也进一步解决了旅客打车难的问题,提高了旅客出行体验。市民王丽常常出差,她说,以前人多的时候排队时间比较长,现在出租车变多了,到达候车区不用等,马上就可以走,节约了大家的时间。

  蓄车池的启用,同时也是贵阳市围绕群众需求,不断完善公共交通服务的体现,既解决了贵阳北站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促进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优化升级。数据显示,蓄车池自今年国庆启动以来,效果立竿见影,蓄车池日均停靠出租车达3000余辆次,极大地减轻了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

  接下来,观山湖区高铁经济带服务中心和观山湖区交通局将持续优化蓄车池的管理模式,完善交通服务体系,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运营效率。比如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车辆科学调配,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将密切关注旅客和司机的反馈,及时调整优化服务,为旅客营造更加便捷、舒适、高效的出行环境。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菊 江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