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8日至11日,贵州省第十八届孤独症特殊教育康复公益论坛暨2024年西南自闭症服务机构网络年度工作会在贵阳举行,来自黔、滇、川、渝、桂等五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近300名孤独症患儿家长、特殊教育教师和医疗康复人员会聚一堂,共话孤独症儿童康复这一广受关注的问题。
这次论坛既是一次孤独症儿童康复论坛,又是一次专业康复人才的免费培训,由贵阳爱心家园儿童特殊教育康复训练中心、贵阳子燕特殊孩子家长支持中心主办,贵州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和贵州省自闭症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指导,旨在提高孤独症患儿家长、特殊教育教师、医疗康复人员和孤独症服务机构专业水平,增进相互间交流互动,更好开展孤独症康复训练,促进孤独症康复训练服务高质量发展。
论坛过程中,来自北京、天津、广东等地的专家主讲了《孤独症的家庭干预和家长心里赋能》《特殊孩子的性教育》等课程。
本次论坛授课老师,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主任王崇颖说,在孤独症儿童的日常康复中,家长扮演了重要角色,承担了重要责任。家长们掌握好孤独症的康复知识和技能,对于配合机构做好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
专家提醒广大家长,一旦发现小孩2岁后仍不会说话、叫其名字无反应、缺乏目光对视、不喜欢贴身拥抱或抚摸、缺乏模仿能力、语言刻板重复等现象时,要及时带小孩就医确诊。目前对于孤独症公认的最佳治疗康复手段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4岁前是最佳干预期。
据了解,自2006年贵州省孤独症特殊教育康复公益论坛举办以来,目前已累计举办十八届,参会人员覆盖贵州全省和云南、四川、广西、重庆等地,累计参与的家长、特教老师、医疗康复人员等超过1.5万余人次。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秦
(《300教师和家长共话孤独症儿童康复》由贵阳晚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