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特写

691户环卫工人的保障房生活

来源:贵阳晚报     2025年01月17日        版次:A04    作者:

1月15日,位于云岩区栖霞路的东山枫叶环卫公寓处,8栋5单元302室的刘德兴刚搬进新家。“太开心了!这真是我心仪的房子!不仅面积大,房租还便宜!儿子也能有自己的房间了。”刘德兴一边归置着行李,一边露出满意的笑容。

岁末年初,贵阳市给一线环卫工人送了一个“大礼包”——类似刘德兴这样无自有住房的一线环卫工人,可在环卫工保障房中根据自身需求,匹配到一套20到70平方米不等的住房,这令辛勤奋战在一线的“城市美容师”们振奋不已。截至目前,已有691户一线环卫工人申请到了环卫保障房。

今年55岁的刘德兴是重庆人,在贵阳从事环卫一线工作已有30多年。妻子没有固定工作,收入主要靠打零工,儿子还在读大学。之前,他们一家挤住在沙河桥附近一间由垃圾池改建的屋子里。冬不暖、夏不凉,没有卫生间也没有厨房。自从得知可以申请保障房后,刘德兴既满怀欣喜又惴惴不安。直到环卫公司通知他保障房申请通过,是50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他才落心。

“记者同志你看,这房子好宽敞、好亮堂。”按下密码锁,刘德兴带领大家进了他的新家。进门就是客厅,一左一右各有一间卧室,采光通风很好。客厅临街,透过窗明几净的玻璃,既能看见过路的行人,也能看见一间间的商户,满满的烟火气。

记者注意到,虽然是搬家,但刘德兴的行李并不多,只有5、6个大编织袋。“我们也赶一回时髦,体验一下‘拎包入住’。床、沙发、冰箱、电视这些家具家电、取暖设备都是配置好的,不用我们买。”说到这,刘德兴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甚至,考虑到入住新家,云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环卫站还给他们每家都购买了春联和过年的喜庆装饰。

最近几年,贵阳市结合民生保障实际,开展了提升环卫工人收入、规范社保缴纳、保障环卫工人住房安全、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劳动强度等工作。岁末年初,解决无房、租房的一线环卫工人住房问题则是为贵阳市一线环卫工人带来的新福利。

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所属的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邵江表示,从去年开始,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就组织人员深入一线环卫工人作业和居住区域,了解环卫工人居住环境及享受住房保障等情况。提出由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发力,重点聚焦无房、租房的一线环卫工人住房问题,“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解决大部分,以环卫公寓为补充兜底小部分”的思路,不断提升环卫工人住房的安全性、便捷性、普惠性,为环卫工人在贵阳贵安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

经过前期反复调研摸排、研究论证,明确将清扫保洁、上车辅工等2500余户无房、租房的一线环卫工人作为保障对象,用两年时间逐步解决他们的住房保障问题。即2025年底前完成1500户,2026年底前完成1000余户,2027年起动态清零。

基于此,制定了《贵阳市关于解决一线环卫工人住房困难的工作方案(试行)》,为推动工作提供制度性支撑。针对符合房租减半政策条件的环卫工人群体,由政府部门、环卫企业联动,提供优惠申请“帮代办”服务,让环卫工人充分享受保障性住房的政策红利。

“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无房、租房的一线环卫工人,按照‘应保尽保、自愿申请’原则,优先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邵江说,下一步还将注重在布点上进行补充,满足不同区域环卫工人住房诉求。同时,综合房屋面积、配套等条件,推出一批不同价格区间的房源产品,满足环卫工人的不同需求,让环卫工人不仅能“住得起”,还能“住得好”。此外,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将注重管理,不断完善环卫工人保障房管理制度,优化准入及退出机制,让住房最困难、需求最强烈的环卫工人优先入住,及时清退离职及新购房屋人员,让更多资源资金用于提升环卫工人保障房品质、丰富环卫工人文化生活,不断提升环卫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汤利/文 徐其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