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让《红楼梦》美了37年,却鲜为人知

没有他,古装剧女神少一半

来源:贵阳晚报     2025年03月25日        版次:6    作者:

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崛起,年轻人掀起了仿妆热潮。其中,最受热捧还得是87版《红楼梦》里的经典角色。这部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承载着亿万观众的集体记忆,也记录下了演员们最美的高光时刻。

说起那些与角色融为一体的精致妆容,半路“杀”进组的化妆师杨树云功不可没。

他为剧中160个人物设计了2000多套生动又传神的妆造,最大程度地还原了书中人物。

结缘《红楼梦》

成为《红楼梦》的化妆师之前,杨树云只是一名普通演员。他先后在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甘肃省话剧团、歌舞团演了十几年,一直不为人所知。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树云临危受命接过了话剧《小刀会》的化妆任务。由于出色完成了剧组妆造,他得到了团长的赏识,从演员转行为化妆师。刚接触化妆,杨树云就展现出了极强的天赋。在为演员化妆的过程中,古代人物的古韵之美让他深深爱上了这个职业并决定为此努力深耕。

1979年,由杨树云担任化妆师的舞剧《丝路花雨》因精美妆造出圈。截至2023年底,这部舞剧先后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接近4000场。四十多年过来,每场演出仍旧保留着当年的造型。凭借《丝路花雨》的出圈,杨树云也在圈内有了名气。《红楼梦》的经典,就从这里开始。

“那时候有些字都不认识,有些诗词都念不下来,但就是觉得特别美。”杨树云与《红楼梦》有种冥冥中的缘分。

他14岁就开始看《红楼梦》,大半看不懂,可就是喜欢。所以,当他听到《红楼梦》剧组在招聘化妆师,尽管没有丰富的化妆经验,他还是坚定地跑去应聘。

来到北京,杨树云把自己的资料递给《红楼梦》的制片主任。主任看了一下,便将资料放到一边:“我们是搞影视的,你是搞舞台的,能胜任吗?”

虽然受到了质疑,杨树云也并没气馁。他第二天来到试妆现场,跟着其他四五个化妆师给13个贾宝玉试妆。

“化妆不是化皮,而是化心,我不是要把人化得漂亮,而是要让人们从书中走出来。”凭着对《红楼梦》角色的精准理解和娴熟的手艺,杨树云很快就从几个化妆师里脱颖而出。一个当时试妆“薛姨妈”的扮演者寻上来:“小伙子你化得不错,你给我化吧。”很快,主动找杨树云化妆的演员就排起了长队。制片主任和导演早已按捺不住惊喜,立马宣布聘用杨树云作为《红楼梦》的化妆师。

妆造是无声的台词,《红楼梦》的每个角色,都藏着杨树云独具匠心的诠释。

学者型化妆师

为了将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杨树云下了不少苦功夫。他重读7遍《红楼梦》,字斟句酌地研究人物的每一个细节。

进入剧组,杨树云的第一个任务是给扮演贾母的演员李婷化妆。李婷皮肤黝黑,三角眉毛,眼睛往下耷拉,给人的整体感觉很凶。而贾母的形象则是慈祥、喜庆,两者外形相差甚远。

一番思索之下,杨树云把李婷的眉毛尖给剃了,换成却月眉,接着把耷拉的眼睛用几层纱粘上,再用粉饼盖住黝黑的皮肤,最后做了个牵引,贴上头套。

贾母的形象塑造完成。导演看了试妆,直夸:“大有希望”。

第二个挑战是“掩”盖住女演员的大胆。《红楼梦》筹拍之际,正值改革开放鼎盛时期。剧组中的女孩子们受时代影响,个个活泼开放,丝毫没有古代女子的含蓄。

这个问题可把导演愁坏了。他找来杨树云问:“你能不能在女演员的眼妆上下下功夫,她们的眼神太大胆了。”

杨树云还是给女演员们都做了牵引,把眼睛做了提拉,演员们在看人的时候,只能半抬眼,露出一点害羞,这样的设计正好带出了古代女子妩媚、含蓄的古典美。

将40岁的演员化成刘姥姥,也是杨树云的经典之作。戏中,刘姥姥的角色定位是一个风餐露宿的农村妇女。她年龄跟贾母相当,但妆造上却有着天壤之别。一样都是盘起来的一头白发,贾母用的是真发漂染的本白色,发质非常油润,而刘姥姥用的发套则是毛牛尾和黑发织的,一眼就能看出粗糙感。

除此之外,杨树云还通过查证文献资料,给刘姥姥的牙齿作了处理。古代人只有有钱人才会刷牙,他们拿着布蘸盐擦牙齿,再涑口水。但是饭都吃不起的农村人,哪还顾得上刷牙?于是,杨树云给刘姥姥的牙齿画上了牙垢,并在表演上,让女演员们见到刘姥姥时用手帕捂鼻子,这一幕成了整场戏的点睛之笔。刘姥姥的人设立住了,角色更加让人信服,剧情也经得起推敲。

不过,在《红楼梦》的经典妆造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两大主角的形象。原著里写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杨树云翻遍古籍都没有找到罥烟眉的出处。最后,他翻到了曹雪芹好友郭敏的一首诗:“遥看丝丝罥烟柳,坐听细细打窗篷。”

因为这两句诗,杨树云在4月份跑到西湖边上仔细观察了刚冒芽的细柳,再结合当时的意境,设计出了形状细柔,色泽由灰带点青和一点点的黑的罥烟眉。因为一条眉毛,杨树云就翻读了许多专家都没接触过的冷门古籍,他也因此被业内尊称为学者型化妆师。

贾宝玉与林黛玉初见时,曹雪芹的描写极为细致:“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

杨树云梳了很久,也没有梳出相符的发型。红学家都劝他:这是曹雪芹的浪漫,梳不出来的。可他却觉得,整个作品中,贾宝玉的这个辫子出现了三次,曹雪芹对这个辫子这么执着,一定有生活依据。

“我一定要把这个辫子梳出来。”杨树云费了许多时间精力,后来从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的小辫子造型中汲取灵感,再结合清朝的大辫子,设计出了贾宝玉的发型。

《红楼梦》拍了四年多,杨树云总共为剧中160多个角色设计了2000多套造型。

他对每处细节的斟酌和对艺术的敬畏,为《红楼梦》的经久不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品和匠人相互成就

杨树云的死磕精神成就了《红楼梦》,而《红楼梦》也成就了一个妆造艺术家。

凭借此剧,杨树云拿下了第七届“飞天奖”最佳化妆奖。

这些年,杨树云又参与了许多经典作品的妆造设计,《唐明皇》《杨贵妃》《大明宫传奇》……作品部部经典,角色个个生动,拿奖拿到手软。《唐明皇》中的武则天一角,让杨树云再夺飞天奖;凭借电影《杨贵妃》,杨树云又把“百花奖”收入囊中。

后来,他又以舞蹈专题片《唐风流韵》赢得“星光奖”,凭借电视剧《贞观长歌》夺得第七届“金像奖”。

2010年,杨树云又获得第八届中国影视化妆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如今,拿奖不再是杨树云工作的目的。这些年在剧组,杨树云从众多文学作品中挖掘出数以千计的妆发造型,越发觉得这是中华璀璨文明的又一分支——中国古代的妆发遗书。然而,没人去研究妆造艺术。于是,杨树云决定成为古代妆造传承的第一人:“我要将中国古典妆造文化传承下去,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匠人心愿是传承技艺

致力弘扬中国古代妆造艺术,让后来者有迹可循,让妆造艺术之美得以传承,成了杨树云目前的工作重心和心愿。

2021年,80岁的杨老开设了视频账号,专门分享古典妆造知识和古画中的古典造型。永乐宫壁画的《荷花玉女》图被他复原,画中的神仙侍女犹如从画中走出来一样,网友看了复原后的唐朝贵妃,直呼:“这才是古画里走出来的贵妃啊!”

杨树云还开设了研修班,亲自教学员。许多古典妆造爱好者慕名而来。2022年2月,杨树云受邀登上《中华好故事》的舞台。跟主持人提到古典妆造和研修班,他坚定又自豪:“我永不满足,我要申遗。”

匠心人,天不负。

2022年6月,古典妆造中的金丝凤与无底胎仿点翠传统制作技艺成功申遗。

杨树云用手中的画笔化腐朽为神奇,让《红楼梦》美了整整37年。老一辈艺术家的坚守与传承,无疑为后来者树立了标杆。每一次回望,都能让人感受到那份深沉与执着,温暖又动人。

来源:艺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