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个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之一:

贵州省考古标本库房项目预计年内竣工

4月15日,记者在贵州省考古标本库房建设项目现场看到,地下室主体建设进展顺利,整个项目已推进到地面施工阶段,工人们正在进行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作业,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来源:贵阳晚报     2025年04月17日        版次:3    作者:

项目施工现场

项目效果图(施工方供图)

项目档案

贵州省考古标本库房位于贵安新区马场镇,紧邻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总用地面积近1.5万平方米,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20个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之一,所涉建筑共三层,其中地下室一层,地上两层,设置库房(长期保存及临时周转库)、文物修复与整理场间、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实验室、档案室、资料室、配套管理用房及设备房等不同功能分区。

贵安新区是贵州省自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文化唯一连续的地区,大松山墓群是我省已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群,见证了汉晋至明代黔中地区社会文化中心逐渐转移至贵阳周边的进程,以及明代贵州建省前后经济社会的剧烈变化,展现了西南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画卷,出土的各类文物4000余件(套),首次建立起黔中地区两晋至明代墓葬发展序列,为贵州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年代标尺。

建设进度

该项目于2024年11月15日启动建设,由贵安发展集团旗下贵安城投集团代建。“项目启动建设以来,我们便严格按照打造精品工程的标准,严把施工安全、质量关,全力推动建设工作。”贵安城投项目公司副总经理谢松佐介绍,截至目前,负一楼的底板已浇筑完成,4月底将完成负一楼顶板浇筑,项目整体进度在20%以上,略超预期。目前,每天的施工人员均保持在100人以上,工期可控、在控。按照建设计划,项目将于2025年11月26日竣工交付。

该项目建成后,将用于贵州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等各类文物的整理、修复、储存及展示,促进文物研究、阐释、展示和人才培养,为贵州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同时,项目聚焦文旅融合发展大局,在外观设计上提炼了“考古探方、地层学、贵州考古地图、贵州出土代表文物”等元素,并预留足够的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

耿方雪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潘朝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