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家长向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扫黄打非”专区反映,在一些小学周围出现1元钱就能开启“刮卡”“砸蛋”的抽奖产品,这些带着“隐形博彩”性质的游戏,令不少小学生沉迷其中。
文具店:刮卡砸蛋生意挺好
4月22日,记者在南明区花果园第三小学周边走访发现,花果园K区5栋、6栋一楼有5家文具店,其中2家文具店的门口货架上摆放着五花八门的抽奖产品,花1元钱便可玩一次。其中,“洞洞乐抽奖”“龙珠抽抽乐”一类游戏的中奖奖品多为弹力球等小玩具,而“刮卡砸金猪”则有机会赢得现金,游戏盒上有“现金红包随机盲选”“砸金猪获大奖”“每盒必有惊喜”等字样。另外,这类抽奖产品的包装上,大多没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地址等信息。
当天中午,记者未看见有学生到店,但一户商家热心地给记者介绍“刮卡砸金猪”玩法——花1元钱可先刮卡一次,刮出“中奖”字样后才能砸一次金猪或金蛋,里面藏有相应的奖票,根据奖票号码可兑换1元至100元不等的现金;若无号码奖票,则未中奖。
“因为可以赢现金,这种玩法最受学生欢迎,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娃娃是消费主力。”该商家说,在上学日,此类产品日销售额可达100多元,但中奖的不多。
“我看到好多娃娃第一次刮奖没中,又接着买了三元五元的,一旁的娃娃也会围观起哄。”一名王姓家长说,这些抽奖产品从今年3月开学后风靡至今,因为抽奖带有博彩的神秘感,孩子容易上瘾,甚至引发攀比心理,希望有关部门能管管。
执法人员:此类产品必须下架
4月23日,记者将走访情况反馈至南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场分局,执法人员立即到场核查。
“经核查,5家文具店中有3家在销售抽奖类产品,这些不仅是‘三无’产品,而且与抽盲盒、抽卡性质相同,商家销售时未落实《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相关要求。”该分局副局长周凯说,执法人员已责令商家下架并封存“三无”商品,要求商家严格履行进货查验制度、健全进销货台账,确保商品来源可追溯,同时提醒周边商家,若销售盲盒类产品,须在显眼位置张贴相关信息公示,规范经营。
“我们还将追踪溯源找到商户进货商家,若进货商不在我辖区,会将该案件移交其所属辖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周凯表示,为筑牢校园周边安全防线,该分局会以“开学季”为重要节点,每年组织4次专项巡查行动,后续将通过“日常巡查+动态响应”的监管模式,深化部门协同联动,联合城管、公安、辖区街道开展“护苗”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净化校园周边市场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政协委员建议:及时刹住“歪风”
对于此事,融媒问政观察员、市政协委员黄思逸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且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虽然这类刮卡砸金蛋等产品未在该法条中明确列举,但因其以类似彩票的形式吸引未成年人,存在诱导性,可能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精神和原则,应进行规范管理。”
黄思逸也希望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都要多关注校园周边情况,发现这类苗头及时向部门反馈,刹住“刮向”孩子们的歪风,防止不良风气影响校园。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杜立 高晨畅
(《小学周边出现“隐形博彩”性质游戏》由贵阳晚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