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印发《贵州省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企业计量和收费行为合规指引》,进一步引导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保障民用“三表”(水表、电能表、燃气表)量值准确可靠、收费规范,切实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指引》重点围绕计量管理和收费规范两大核心环节,提出以下关键措施——
筑牢计量“精准线”
严把器具入口关。企业必须选购持有《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的产品,严禁使用未经认证或与批准型号不符的计量器具。
强制检定保公平。民用“三表”安装使用前,应主动送检并通过政府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首次强制检定,杜绝使用“带病上岗”或检定不合格的表具,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
到期主动轮换。企业需制定并公示计量器具轮换计划,提前评估风险,做好宣传解释,及时化解用户疑虑,快速处理轮换引发的投诉。
台账全程可溯。建立完善的计量器具电子或纸质台账,实现从采购、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并定期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备。
晒出收费“明白账”
收费公示全覆盖。企业应在营业场所、官网等显著位置,清晰、规范、完整地公示所有收费项目、标准、依据、优惠减免政策及服务内容。
价格标示分清楚。严格区分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指导价的,需公示批准文号;阶梯价格需标明各档用量及单价。水、电、气服务需分别明确标示分类(如居民/非居民)、阶梯价、超定额加价等具体情形及是否“多费合一”。
严格执行政府定价。对政府定价、指导价项目,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市场调节价项目应合理定价,不得随意调价。
服务自愿透明选。相关增值服务必须由用户自愿选择。提供服务前,需清晰告知服务内容、项目及收费标准,并签订服务合同。
畅通维权“快车道”
投诉渠道全公开。企业应主动公开投诉方式、渠道和电话,制定清晰的投诉处置流程。
计量异议快响应。对用户提出的计量疑问,必须及时登记、核查、妥善处理,不得推诿拖延。计量纠纷需依法依规进行调解、仲裁检定,并以“三表”本体显示数据为准,远程数据必须与本体一致。
舆情处置不过夜。建立舆情管控制度,对因计量或收费问题引发的舆情,须在24小时内快速响应和处置,防止发酵扩散。
主体责任再压实。企业需结合用户申诉问题定期自查,完善内控制度,优化服务,提升质量。
《指引》明确警示企业。安装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计量作弊、强制服务收费、捆绑收费、收取未公示费用等行为,将面临违反《计量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的风险。
省市场监管局强调,该《指引》旨在为企业提供合规指导,不额外增加负担,不干涉合法经营自主权,但要求企业必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确保计量准确、收费规范,共同守护民生底线。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秦
(《保障“民用三表” 计量准确收费规范》由贵阳晚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