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毕业季,“高薪招聘”“居家可做”等吸引眼球的虚假招聘信息不少。贵阳市人社局日前发布求职提示,提醒求职者提高警惕,学会“自保”。
据介绍,一般这类虚假招聘广告,在求职者上钩后,即会巧立各种名目先收费,诸如服装费等。或先分派小额任务,快速返还求职者本金和小额“佣金”,获取求职者信任、骗取其加大投入后,再以各种理由阻止提现或者“消失”。就此,贵阳市人社局提醒求职者,可运用以下方法,防范职场诈骗。
查看工商底细。可打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www.gsxt.gov.cn),输入企业全称,重点核查以下内容:成立时间,一般<6个月的新公司风险高; 查参保人数,如宣称百人团队却显示参保5人的必有问题;查行政处罚记录,贵阳多起传销案企业可查历史处罚。
查看职场官网。贵阳市人社局官网会定期发布“违规招聘企业黑名单”。求职者可实地踩点,如注册地在居民楼/商住两用公寓的要慎入,一般正规企业多在甲级写字楼。
辨别面试陷阱。面试地点临时变更到酒店、咖啡馆,HR对业务细节含糊其词却大谈“财富自由”,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原件等敏感信息等。遇到这类情况,要特别提高警惕。
知晓相关法律。如遇“培训费后期返还”“先缴费培训后上岗”,要警惕以招聘名义吸引关注、引导参加收费培训的欺骗行为,要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收取财物,任何招聘收费均属违法,可向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热线核实相关疑问。
认准合规中介。对提供代招、推荐就业的职业中介机构,要查看核实其是否持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并注意核对许可证有效期、经营地址是否一致。贵阳市人社局定期在官方网站(https://rsj.guiyang.gov.cn)发布有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名单,对不在名单内的机构,属于违法开展职业中介活动,可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
核实岗位信息。与招聘单位沟通工作岗位过程中,要核实工作地点、工作内容、薪资标准,警惕以投资入股、合伙人、实践培训等方式,诱导求职者从事与招聘岗位不符的事项。
求职过程中,选择贵阳贵安求职“安全白名单”更靠谱。如贵阳人才网(http://www.gyrc.cn)、筑人才APP线上招聘求职平台;中国贵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招聘大厅现场招聘会;贵阳国际人才城(观山湖区)每月8日举办综合招聘会;高校校企对接会等。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薇
(《毕业求职,警惕招聘诈骗!》由贵阳晚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