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云关

来源:贵阳晚报     2025年07月18日        版次:6    作者:

朱理敦

清晨,连绵不断的群山,巍峨挺拔,

不时有山岚云雾缠绕。云雾深处,

幻化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美丽景象,

与车水马龙的贵阳城,遥遥相望。

群山环抱的图云关,带着沉甸甸的史册,

穿越风霜雨雪的岁月,向焕发新生的今天走来。

站在这座始建于宋朝的关隘残垣上,

听呼啸山风,掠过八百载阴晴圆缺的时光。

石旮旯里的山花野草,迎风摇曳,

那远去的马蹄声与号角声,仿佛在耳旁响起。

历代守关的将士,可曾想到垒起的墙垣,

经过漫长历史的锤炼,成为人们心中怀念的永恒。

古松虬枝盘曲,林涛呼啸而过,

老树的年轮,用那沟壑分明的裂痕,

描述生命的全部意义。

堆砌的石块,见过多少商旅匆匆走过;

马帮的铃声,唤醒了无数清晨。

路边龟裂的树皮,是漫长岁月留下的伤痕;

破土而出的力量,让山花和阳光一道蔓延山冈。

一场流年似水的相遇,披一身山风,

听几声鸟鸣,游客跋涉攀登,

石梯已被岁月磨得发亮,

承载无数登高望远的脚印。

山风掠过石梯,扬起弥漫的风沙,

在晨光中飞舞。在这里,或许

还藏匿着当年守关将士的呼吸,或许

商旅马帮越过关隘低吟的余韵,

风是时间的信使,将过往的故事一一诉说。

站立图云关最高点“日出峰”,

观赏云海荡漾,饱览群峰奔涌,

远眺群山如黛,风从四面八方涌来,

带着山野的气息,带着历史的回音。

这一刻,你仿佛听见铿锵有力的步伐,

看见了岁月在风中流转,看见了无数有志青年,

迎着朝霞,踏着晨露,意气风发,

走向高山关隘,走向苍茫松林,来到图云关,

来到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的驻地。

他们让青春的岁月,在这里磨炼,在这里成长,

通过医疗培训,奔赴各个抗战一线。

从这里出发的目的,为了救死扶伤,

从这里出发的目的,为了抗战胜利。

他们的青春如此辽阔,如此嘹亮,

火热的鲜血,染红东方升起的一轮朝阳。

屹立在山垭口的“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

碑上那些斑驳的字迹,铿锵有声,震荡群山,

矗立两旁的高大雕塑,形象伟岸,栩栩如生。

阵阵山风掠过树梢,带来远处松涛的呜咽,

描述令人肃然起敬的场面。

人们仿佛听见了车辆急促的鸣笛声声,

看见了那些来往穿梭的医生护士,

他们在简易帐篷里抢救伤病人员,

忙碌的身影,扬起一张张洁白的船帆,

在简陋的帐篷里,绽放最美丽的花朵。

他们中有来自著名医院的专家学者,

有来自海外归来的华侨,还有本地的志愿者,

在连绵的山冈上,在茂密的松林里,

他们众志成城,共同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

山径蜿蜒,像一条褪了色的绸带,

缠绕在苍松翠柏密集的山腰上。

游览参观的人们循着山道,拾级攀登,

阳光穿过绿荫筛落下来的光斑,扑朔迷离,

清新的山风,让人的呼吸变得自由和丰满,

灵魂深处揣着良方,疗治漫长的时光。

密集的鸟鸣,从丛林中阵阵传过来,

路边的山花野草,芳香袭人,

紫色的桔梗,花儿朵朵,盘旋向上,

黄色的山菊,花瓣在风中飞舞摇曳,

它们不争不抢,安静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

仿佛在诉说着山野间最动人的事迹。

还有蒲公英,撑起一把把白色的小伞,

风起时,绒球般的种子,轻盈地飘散,

像无数个祝福祈祷的愿望,随风远行。

山花野草,可曾看见过那些医者的面容?

他们或许在采药时,轻手轻脚地经过这里,

或许在疲惫时,停步欣赏这里的山野风光,

又或许,在切切思念远方亲人的时候,

轻言细语地将心里话,托付山风传递给亲人。

暮色渐起,山风裹挟着淡淡的花香拂面而来,

归途中,人们不时回头张望,

那些山花在夕阳的余晖中愈发娇艳,

它们不因无人欣赏而减损半分美丽。

一棵苍老的松树,屹立在山道边上,

树干上沟壑纵横却依然挺拔。

树下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医者仁心”四个字,

字里行间,闪耀着无私奉献的光芒。

站在图云关的最高处,望着远处的贵阳城。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而这片山林,依然保持着它的宁静。

风过处,松涛阵阵,吹过历史,吹向未来,

它不疾不徐,不悲不喜,只是静静地吹着,

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远去的鲜活生动诗句。

那些年轻的生命在战火纷飞年代,

以无私无畏的精神,绽放人性的光芒,

幻化出苍茫松林和连绵山冈,向我们迎面走来,

再次和明媚的春天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