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晒背”养生盛夏掀“热”潮

谁能晒?几点晒?怎么晒?中医正解来了

来源:贵阳晚报     2025年07月21日        版次:6    作者:

7月20日迎来入伏,一系列“网红”养生秘籍比天气还要“热”。晒背、贴三伏贴、抱冬瓜睡觉……不少人纷纷加入冬病夏治“养生局”。

夏天晒背真有网上传的这么神吗?已经有人进医院了!那么,此时节的养生应该注意哪些?

晒背可能会晒出病

祛湿又排毒?备受推崇的“晒背大法”可能会致病。

家住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凤仪家园的张女士,最近只要天气好就穿好长袖长裤,做好防晒往室外跑,每天要晒大概半个小时。

张女士说她是从去年开始接触晒背,小区刚好有个木制的露台,她选在每天上午9时或者下午5时左右,太阳不是最毒辣的时候出门晒背,晒背的时候在头上撑把伞,趴在瑜伽垫上露出后背。

因为工作原因,张女士长期患有咽喉炎,但是她发现晒了一段时间之后,自己的咽喉炎都好了,身体也没以前那么怕冷,因此她对晒背的功效坚信不疑,这个习惯也从去年延续到现在。

除了自己晒,张女士还非常热情地邀请朋友,然而不少朋友对晒背持怀疑态度。

其实,许多网友都曾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晒背的心得和体验。不少人说持续一段时间晒背后,自己变得更有精气神,也不容易手脚发凉了。

这几类人群不能晒

最近,有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发出自己晒背的打卡记录,晒背被称为是简易版“冬病夏治”,这种方式靠谱吗?

杭州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治未病科主任杨伟莲说,从中医上讲,三伏天晒背有祛除体内寒湿气的功效,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平时表现为畏寒、怕风、常常容易腹泻、易感冒、过敏性鼻炎或是女性的小腹冷、易痛经等,三伏天晒背可以激发气血经络活动,改善阳虚。

然而,近日,河南54岁的张阿姨因连续一周顶着38℃—40℃的高温,每天从上午10时到下午3时在烈日下暴晒背部,出现头晕、恶心、乏力、吃不下饭等症状。

医生诊断,她已出现中暑甚至热射病的早期症状。医生解释,人体在极端高温下,体温调节中枢会“罢工”,导致体温飙升、脑水肿甚至休克。

事实上,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晒背,对紫外线过敏的人群、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的人群都不适合晒后背。此外,有基础病的人群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人群以及孕妇、幼儿,正常晒太阳即可。

晒背的正确方式

1. 晒背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8时到9时这个时间段,晒背时间不宜过长,初次晒背的时候,一般建议晒10~15分钟。

2. 每周建议晒三次,隔一天晒一次。要及时补充水分或淡盐水防止脱水。

3. 晒背要戴好帽子或用遮阳伞保护头部,头部对着太阳晒,可能会导致头晕头痛。

4. 晒后不要贪凉,不要饮用冰水、冷饮等。

如果你第一次晒背,可先晒10~20分钟,先了解自己身体的耐受度,循序渐进适量增加时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陆城华表示:“背部为阳气汇聚的区域,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运行。三伏天气温高,晒背可以借助太阳的阳气,起到温阳散寒、疏通经络以及祛除体内宿寒淤堵的作用。”

每个人体质有差异,如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晒背,一定要先咨询专业医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晒”,健康度夏。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夏季养生,切莫走入误区。高温时段避免外出,保持清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相关链接

中暑就喝藿香正气水

当心症状加重

高温大大增加了中暑风险,藿香正气水这个传统“国民神药”成为不少家庭的必备药品。那么,高温中暑后,究竟能不能服用藿香正气水?其实,中暑还分“阴”“阳”,到底哪种才能喝藿香正气水?

阳暑

暴晒引起的“热伤害”

阳暑就是大家熟悉的高温暴晒导致的中暑,因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长时间活动或暴晒,身体散热机制失调所致。典型症状包括:体温升高(超过38℃)、全身乏力、明显口渴和大量出汗等。这类中暑不适用藿香正气水。

如果中了“阳暑”,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下等位置降温,少量多次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等,若体温超38.5℃、意识模糊、抽搐,应立即送医。

阴暑

贪凉中招的“外寒内湿”

阴暑主要因过度贪凉所致,比如长时间吹冷气、喝冰饮,使风寒湿邪入侵体表和脾胃。典型症状包括:头痛无汗,伴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体温通常正常或有轻微发热。

这类中暑适合用藿香正气水。因为暑湿感冒的特点是身热、无汗或汗少、头昏脑涨、四肢困倦,多伴有胸闷、恶心、便稀、舌苔厚腻。藿香正气水的主要功效便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除此之外,藿香正气水还可用于脾湿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也可用于治疗水土不服、晕车晕船、湿疹等。

综合央视新闻、国家应急广播、《新京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