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生活

来源:贵阳晚报     2025年08月08日        版次:6    作者:

佟雨航

晨光爬上窗台时,母亲的低碳生活便悄然启幕。这不是刻意为之的仪式,而是几十载光阴沉淀出的生活智慧。

我家早餐多爱喝粥,母亲总将淘洗大米的水盛起来。看似普通的淘米水,在她手中幻化成“魔法水”。清洗桃李时,圆润的果实浸泡在米白色的水里,母亲指尖轻轻揉搓,嘴里念叨着:“淘米水能有效降解水果表面的农药残留,吃着更安心。”

她转身又拿起瓢,走到窗台边。绿萝枝叶肆意舒展,君子兰的花苞裹着浅粉的纱衣,母亲将淘米水缓缓浇下,水流浸润土壤时,她眼角的皱纹里盛满笑意:“喝饱了,好好长。”

更多时候,母亲会用丝瓜络蘸着淘米水擦拭油腻的餐盘,油污在淘米水的包裹下渐渐瓦解,清水一冲,盘子光洁如新。

出门前,母亲总要将家里每个房间的灯仔细检查一遍,指尖拂过走廊的开关,“咔嗒”声清脆如琴键,灯光熄灭的瞬间锁住了电量。

夏日我家空调常设26摄氏度,当我忍不住想调低空调温度时,母亲却笑着拦住我,解释道:“这个温度既舒服又省电,环保着呢!”慢慢地,我发现,这个温度的风轻柔又凉爽,带着家的温馨。

今年,我的购车计划在母亲那里碰了壁。她坐在藤椅上,手里摩挲着竹扇娓娓道来:“咱们家离你公司那么近,骑自行车也就20多分钟,何必花一大笔钱买车呢?再说,骑车上下班既能锻炼身体,又少了堵车的烦恼,还响应了‘绿色低碳出行’的号召……”如今自行车成了我通勤的伙伴,车轮碾过街道树荫时,总会想起母亲说的“低碳出行也是种浪漫”。

这些年,母亲的手机存满了她从网上学来的低碳妙招:旧T恤改造成的收纳袋、塑料瓶做成的花盆……她不仅自己实践,还成了小区的“低碳使者”。傍晚的小区花园里,常能看见她拉着邻居聊天的身影:“张姐,买菜少用塑料袋,我教你钩个棉线袋。”“老李,周末咱坐地铁去植物园,又省钱又不堵车。”

母亲的低碳日常,没有宏大的口号,只是将环保的种子种在生活的缝隙里。这些微小的坚持,如同细雨,无声地浸润着我们的生活,让绿色低碳的理念,在平凡的日子里生根发芽,长成一片温暖的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