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这座被森林环绕的城市,近年来连续入选“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前三名。在这里,夏季平均气温仅23℃左右,七月份平均气温也只有22.3℃;全长374公里的第一环城林带让整座城市仿佛从森林中“生长”而出,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建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85平方米,城市公园总数已达1025个,形成了“一河清流、百山拥城、千园竞美”的山水林城格局;美食文化更是丰富多彩,粉面百强争霸,火锅百家争鸣,黔菜小馆百味争艳,等到宵夜时间又会上演百舸争流。
对于寻求宜居城市的人们来说,森林覆盖率达55%,夏季平均气温23℃,负氧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1万多个的贵阳提供了独特的组合优势:宜人的气候、优越的生态环境、中等偏低的生活成本、丰富的文化娱乐体验以及丰富多彩的美食……无论是退休老人还是年轻创业者,都能在这座被誉为“中国避暑之都”的城市,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中国避暑之都”的独特魅力。贵阳,正以其独特的生态优势与文旅创新,重新定义夏季避暑游的含义,正成为越来越多人旅居生活的理想选择。
从国际化生态成熟的大盘——贵阳国际城,到拥有国家专利创新垂直森林建筑的花语墅,再到中国铁建首个顶级复合型产城一体都市示范区——铁建城……在贵阳,每个旅居人在贵阳的故事见证的不仅是城市的高速发展,更是一种山居慢活与都市便利并存的新生活范式,回应这片土地独有的旅居魅力。
退休夫妇的国际城旅居日记
告别了河南冬寒夏燥的季节变迁,退休的王阿姨夫妇在贵阳找到了理想中旅居生活的模样。在国际城,小车河静静流淌,阿哈湖湿地公园四季皆绿,推窗是山,出门是水,贵阳的凉爽夏天让这对来自河南驻马店的退休夫妻再也不必为夏季而烦恼。
清晨,他们常沿着滨河步道慢走,9月的贵阳空气中都自带桂花的甜味。走累了,老两口就搭上社区的“微公交”,13个站点几乎覆盖了整个国际城——去光和食堂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粉,去图书馆借两本书,再去水岸广场买点新鲜果蔬……15分钟生活圈,从容不迫,一切都是刚刚好。
最让人惊喜的是这里的烟火气,他们尤其喜欢光和业主食堂。老两口不想做饭的时候,这里就是他们的“家厨房”。每天换着花样吃,还不贵,不用为饭点吃啥而苦恼。偶尔遇上熟识的邻居,拼一桌菜,聊几句家常,竟渐渐有了老友般的默契。水岸广场不只是商场,更是社区的生活客厅。每到傍晚这里热闹非常,父母带着孩子玩耍,情侣在滨河餐厅约会,夫妻二人特别喜欢一楼的生鲜超市,贵州当地的野菜、现做的豆腐丸子、还有酸汤鱼调料包——地道的贵州味道这里都能找到,让王阿姨这个外乡人也学会了做几样黔菜。在光和图书馆,那里几乎成了书迷王阿姨的“精神客厅”。老两口偶尔也会参加他们举办的读书沙龙,认识了越来越多来自天南地北的有趣的人。
更让他们安心的是社区的医养配套,铁建医养中心就在家门口,有个小病小痛步行即达,体检、拿药、康养咨询都极方便。
王阿姨说:“这个社区,让我既不远离繁华,又不失自然静谧。自从决定旅居贵阳,在这里我正体验到了什么叫生活超级便利,什么叫人间烟火气。住这里让我明白:所谓理想退休生活,不过就是出门有便利,回家有温暖,生活有烟火。”
住进花语墅就像住进了森林
“我们好像住进了大树里。”五岁女儿的一句话,让林晓觉得,从闷热的无锡来到贵阳花语墅旅居,是这个夏天最正确的决定。
这里被人们称为“垂直森林”——中国铁建拥有国家专利的“第四代建筑”。不只是概念,更是真实的体验:推开窗,不再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而是随风轻摇的紫薇与常春藤;每户配备的星空露台和立体绿化,真正把整片森林“纵向”叠入了日常生活。
最让林晓一家惊喜的是贵阳的气候。夏季平均23℃的气温,让空调成了多余。“从来没想过,没有空调也能如此舒适。”她在露台上摆了一张小茶桌,每天早晨陪孩子看花开花落、丈量爬藤又长高了几厘米。
孩子最喜欢270°视野的边际端厅,整个天空与远山仿佛被邀请进家中。她常趴在透亮的玻璃前看云,说像在飞翔。更让林晓欣慰的是,整个暑假,孩子远离了平板电脑,爱上了自然的光影和四季的细微变化。
下午,她们常去社区2.2公里的慢跑道散步。树影斑驳的小径上,总能遇到同样带娃旅居的家庭。孩子们追逐蝴蝶、辨认植物,大人在后面闲聊贵阳的宜居与凉爽。花语墅周边的配套也十分贴心:奥特莱斯商圈满足日常采买,双龙生态公园与森林公园更是周末野餐的好去处。
在林晓看来,旅居不再是简单的“暂住”,而是一场与自然同居的生活实验。花语墅带来的,不仅是一个凉爽的居所,更是一种让孩子自由奔跑、让父母安心陪伴的生态未来——这或许正是“第四代住宅”的真正意义:它不仅是建筑的革新,更是一种让家庭更亲密、让生活更贴近自然的新生活方式。
七月,当南方的热浪翻涌而至,来自重庆的汪先生却在贵阳铁建城的饮马湖畔,披上了一件薄衫。这里的夏天,是23℃的风、澄澈的湖光和无需空调的夜晚。今年暑假,汪先生带着一家老小来到贵阳铁建城避暑,他在这里体验到了“避暑生活”的真正含义:不仅是清凉的气候,更是一种融于自然却不远离繁华的理想生活方式。
在铁建城找到都市避暑“理想国”
贵阳铁建城不是远离尘嚣的避世山庄,而是一座与城市肌理深度融合的当代理想社区,项目总占地约1400亩,总建面超287万方的恢弘体量,是中国铁建在贵阳南明区绘就的产城融合范本。
“在这里,避暑不再是一种‘逃离’,而是一种高品质的日常。”汪先生这样说。初到铁建城,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呼吸变得容易了”。清晨推开窗,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空气,远眺满目苍翠的山景,让人瞬间忘却尘嚣。铁建城的规划让这个看惯8D魔幻地形的重庆人颇感惊喜。这里既保留了山地的自然起伏,又通过精心的设计让生活变得便捷舒适。漫步其间,他发现了许多令人愉悦的细节:蜿蜒的步道将各个园区有机连接,随处可见的休憩空间让散步成为一种享受,完善的商业配套又确保了生活的便利。饮马湖就像一根银线,将铁建城的各项高端配套如珍珠般串联起来:马术中心的动感、时尚发布中心的高雅、黑钻荟的奢华,都在湖光的映照下相得益彰,塑造了一种“微度假+时尚消费”的新型城市生活方式。
每天清晨,汪先生喜欢沿着饮马湖的滨水步道慢跑。湖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对岸的国际马术运动中心传来清脆的马蹄声,与林间的鸟鸣交织成独特的晨曲。偶尔路过马术中心,瞥见奔跑的马儿,见到孩子们在马术教练的指导下认真练习,那份专注与优雅,与湖面的宁静相得益彰,恍惚间不像在都市,倒像闯入某部欧洲电影中的夏日场景。
午后一家人还可以去国际时尚发布中心看展,饮马湖的西岸,国际时尚发布中心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种艺术与自然的对话,让审美体验超越了展馆的局限,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个瞬间,仿佛是另一种“避暑”感受,文化与美原来也可以如此清凉入心。
沿着湖岸继续前行,映入眼帘的便是堪称奢华的黑钻荟,这个2000㎡的游艇式度假中心,不仅是高端社交的场所,更提供了一个欣赏饮马湖全景的绝佳视角,透过落地窗,看夕阳西下,湖面泛起金色涟漪,仿佛整片饮马湖都成了这场雅集的自然背景墙。
饮马湖公园更是热闹非凡,樱花节期间,可以在湖畔的市集品尝地道小吃;啤酒节上,与当地人举杯畅饮;偶尔还能遇到摸鱼节的传统民俗活动……铁建城已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生活体系,社区活动也格外丰富,从业主读书会到亲子手工课,从瑜伽班到长者书法社团,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国际级配套中享受一线城市的生活品质,这正是铁建城最具革命性的创造,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楼盘”,而是与贵阳共同呼吸、共同进化的有机生命体。铁建城给予居民的,不止是23℃的清凉,更是一整个夏日的诗意与从容。如今,汪先生已经开始考虑每年夏天都来铁建城旅居。“与其说是避暑,不如说是给自己和家人一种更优质的生活选择。”
写在最后
作为最早进入贵州的房地产央企,中国铁建地产不仅筑造空间,深度参与了贵州人居环境的演进与生活理念的升级,更参与定义城市发展中的生活想象。随着贵阳以其凉爽气候、绝佳的生态,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旅居心中的诗意首选,中国铁建地产也以“生命如诗”为笔,将旅居理想落笔于家的日常,不仅致力于打造高品质住宅,更旨在将美好生活变为每一个家庭的日常标配,每一个作品都是对中国铁建地产“与城市共生长”理念的生动诠释。在这里,旅居不只是短暂的停留,而是一种可长久安放的生活理想,中国铁建地产正与贵阳一同,正成为这种理想生活的同谋者与书写者。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梅
(《乐享宜居之城》由贵阳晚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