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玉屏箫笛:一箫一笛琴瑟和鸣

来源:贵阳晚报2024年08月08日    作者:

  玉屏箫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它是玉屏当地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文艺价值。玉屏箫笛也称“平箫玉笛”,因箫笛上多有雕刻精美的龙凤图案,又称“龙箫凤笛”。据记载,其中的平箫系由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的郑维藩所创,玉笛则始创于清代雍正五年(1727)。平箫玉笛往往被人们当作礼品赠送或收藏,与茅台酒等一道被列为“贵州三宝”。2006年5月20日,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制作工艺,繁多精细

  玉屏箫笛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箫笛的典型代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以生长在玉屏县境内的一种特有的水竹为原料,经过取材、制坯、雕刻、成品4个工艺流程,制作工序繁多复杂,且均采用手工制作。从伐竹到制成,箫的制作有24道工序,调音笛有38道工序。

  首先是取材,制作玉屏箫笛的材料要求非常严格,须采用一种特有的长在阴山溪旁少见阳光的水竹为材料。这种竹子竹节长、肉厚,通根粗细基本一致,拇指般大小。砍竹时间也很讲究,须在立冬后两月内为好。这时的竹子含水和糖分少,做出的箫笛不易开裂和霉变。

  制作玉屏箫笛的材料多取自于玉屏县的飞凤山和太阳山上。这两山上生长的一种质地极优良、产量不多的黑紫竹,更是制作高档箫笛的好材料。

  其次是制坯,在制坯工艺中,以传统扁箫制作过程中的夹扁竹和开叫口最为关键。夹扁竹是处理生竹的一道工序,系用柴火将竹料烤“熟”,用铁钳从头至尾依次轻夹竹管,使之渐成椭圆形扁竹,并以木夹校直。“叫口”即箫的吹孔,开得不适、音量、音色、音准都会受影响。

  然后是雕刻,大致分为脱墨磨字、粘贴图样、雕刻、水磨纸屑四道工序。其中雕刻分刻字、刻图。传统产品最初只刻店铺字号、日期,而后有龙凤、花卉、山水雕刻,雕刻内容逐渐丰富。

  最后是成品,经过烘烤上镪水、水磨洗涤、填色、揩去颜色、上漆四道工序。在四道工序中以打磨工艺为主,只需经过取材、制坯、雕刻、成品四个精工细作环节,方可制作出工艺精美,音色纯正的箫笛。

  继承家业,开门收徒

  刘泽松,是第一批玉屏箫笛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古稀之年的他从事箫笛制作已有五十余年。

  刘家在玉屏可以说得上是箫笛世家,从曾祖父那一辈开始制作箫笛,到刘泽松这里,已经是第四代。1961年,十五岁的刘泽松正式跟随父亲学习箫笛制作,十六岁进入箫笛厂深造。1979年,刘泽松开始担任箫笛厂的技术组长,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2年,制作技艺日趋精湛的他选择离开箫笛厂,回家继承祖父传下来的“刘崑山箫笛社”,一直做到了现在。2007年5月,刘泽松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人,成为推广宣传玉屏箫笛的“名片人物”。

  箫笛制作生活有苦有乐,五十年如一日的往复,刘泽松始终没想过放弃,他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坚持做下去,就是最好的传承。为了能够将手中技艺传下去,刘泽松门户大开,广纳弟子,传授技艺,这些年共带出了二十六名徒弟。

  在许多玉屏人眼里,除了刘泽松,还有一位玉屏箫笛制作非遗传承人姚茂顺,他俩犹如玉屏箫笛一般,一箫一笛琴瑟和鸣,是玉屏的骄傲。

  姚茂顺生于1976年,15岁开始跟随他的爷爷、玉屏知名箫笛艺人姚本林学习箫笛制作。他曾经送给刘泽松一套箫笛珍品,选用五年以上、千里挑一的紫竹作为竹材,箫选用九节竹,这在以前非贵为“九五至尊”的皇室不能使用。微雕工艺,选用象征崇高吉祥的龙凤图案精琢细刻,箫为“九凤朝阳”,笛为“九龙戏珠”。此外,还将吟笛咏箫的唐诗选刻在了箫笛上。一箫一笛,充满众多中国元素,中国传统工艺、传统器乐、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年轻一代,传承创新

  1949年后,箫笛制作技艺得到保护。1990年,玉屏侗族自治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箫笛之乡”称号。2006年,玉屏箫笛制作技艺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把箫笛产业作为推动文化艺术产业的重要抓手,不仅专门建造了箫笛博物馆,还把箫笛的制作和吹奏引进校园,特聘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培养学生对箫笛的兴趣,为箫笛的制作人才做后续储备。

  2021年,姚茂顺顺势而为,依托当地2000余亩竹林基地,成立箫笛生产原材料供应合作社,发动村民利用自家的竹林入股分红,不仅解决了当地箫笛生产企业原材料供应问题,还带动了村民增收。 “让箫笛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重要名片是我追求的梦想,只有把箫笛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全产业链发展,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那时候的玉屏箫笛才会真正达到一箫一笛琴瑟共鸣。”姚茂顺说。

  如今,在刘泽松和姚茂顺等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玉屏很多做箫笛的年轻人通过对“老技艺”的传承及创新,使得箫笛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产品走出国门,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玉屏箫笛不仅在国内舞台上绽放光彩,更能走向世界,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图文来源: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国际新闻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社、当代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