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对话许镜清

来源:贵阳晚报2024年09月09日    作者:

  许镜清与杨洁导演合影

  

  公开资料显示,许镜清,1942年11月15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理事。

  1972年,创作民乐合奏《大寨红花遍地开》。1983-1987年,担任央视86版《西游记》总作曲,创作《西游记序曲》(别名《云宫迅音》)《女儿情》《取经归来》和《敢问路在何方》等音乐作品。

  在1986版《西游记》的音乐中,许镜清创造性地将当时十分超前的电声音乐与民族乐器、西方管弦乐相结合,创造出一首首根植于西游文化,又极富奇幻色彩的音乐,构成了几代人对西游故事的浪漫想象。

  近日,许老接受访谈,回顾四十多年前为《西游记》作曲的经历。

  记者:您是如何获得为《西游记》作曲的机会的?

  答:在我被请到《西游记》剧组创作音乐之前,有七位相当有名气的作曲家相继被邀约,我是第八个。我为《西游记》作曲,纯粹是偶然。

  当时,我在北京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作曲者,知道我的人不多。我从哈尔滨艺术学院作曲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北京,进了农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要就是为农业科教片和纪录片写音乐。

  进《西游记》剧组是谁推荐的我呢?是一位叫卢世林的作曲人。他跟王文华说,你找农影的许镜清,他这个人啊,你给他一块石头,他都能把这个石头写活了。王文华是中央电视台的音乐编辑,他一听说居然有人能把石头写活,很好奇,赶紧打电话到农影找我。我听说要聊作曲创作,便欣然答应了。第二天我如约去电影乐团,几句寒暄后,王文华说,中央电视台要拍一个几十集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我一听说几十集,吓一跳,觉得难以想象。

  那次交谈回来后,好长时间也没动静,就在我快忘记了这件事的时候,王文华又约我到电视台见面。他们递给我一首歌词:《生无名本无姓》,叫我写一首歌。我很快就写完了,还找来了当时唱《小螺号》的程琳把这个歌唱一遍,录下小样。王文华听了很满意。这是我第一次为《西游记》作曲。

  记者:《云宫迅音》这首曲子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答:《西游记》导演杨洁叫我写一段2分40秒的片头音乐,就是现在大家听到的《云宫迅音》,原来我取的名字是《西游记序曲》。我问杨导,要怎么写呢?杨导说,怎么写是你的事。我再问,写什么内容呢?杨导说,没内容,你自己看着办。就这么两句话,让我犯难了。《西游记》里描写的东西很多,天上地下水里,神仙妖怪凡人。音乐是抽象的,但没有方向是非常难下笔的。

  一首歌曲有词,作曲便有所依赖,但是写纯音乐就不同啦。我写一个长音,可以拉2分40秒,可不是那么回事;我写七八句音乐,“驴唇不对马嘴”地写也是音乐,但也不对。我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直到有一天,几个民工敲着饭盒从我窗外走过,嘴里哼哼唧唧,突然给了我灵感,我产生了曲子开头的旋律。再后来,我确实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声音从空中飘来了,“啊啊啊……”(唱),云里雾里的感觉。有人说,《云宫迅音》是天上来的,似乎也对。有了这些旋律,对我来说,相当于有了主题,有了思路。两三天时间,我就完成了曲子最初的创作。

  《云宫迅音》的完整创作,是让我费尽周折的。杨洁要精准的2分40秒,我是掐着秒表做出来的。编配的时候,我开始由弱渐强,加上电吉他、电子鼓、合成器等等,一步一步推进,力量往上走,最有力度的旋律响起,然后飘进女声,直到高潮结尾。该有的音乐旋律基本都有了,听的人什么想象都可以有。我做的是音乐,不是小说,如果写个散文,我可以告诉你天空一朵云彩飘来,一个仙女在上面边唱边舞。但我写的是音乐,它让你意会并产生各种想象。

  音乐录制完成后交给杨导,她非常高兴。她说,这样的音乐正是她要的。她说,老许啊,你这个音乐写得太棒了,我们剪片子都跟不上了,怎么剪都觉得不符合你音乐的那种感觉。我说,你们随便往上贴吧,贴什么是什么,反正我那音乐是充满想象力的。

  访谈来源:许镜清 林卉/“电视艺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