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
当古老非遗 邂逅当代科技
来源:贵阳晚报2024年09月18日 作者: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制作的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正在央视播出。节目融合科技、文创、生态等元素,生动展现非遗项目的魅力,为非遗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节目在故事单元中,通过丰富的镜头语言建构“视听奇观”,以巧妙、灵动的画面阐述令人惊叹的非遗技艺。这种方式在拉近非遗文化与观众距离的同时,也完成了对非遗技艺的解码。如在贵州篇,创作者以不同景别的快速剪辑和镜头叠加,配合微距拍摄,展示牙舟陶烧制技艺。这些案例让观众迅速了解某种技艺或知识,并对非遗技艺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具象认知。
节目采用沉浸式的叙事手法,通过对场景的重构,打造“非遗街区”。镜头跟随主持人和嘉宾的视角,穿街过巷、移步换景,开启了一场富有趣味的非遗文化之旅。通过空间的营造,非遗文化融入了日常生活,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旅游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也彰显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创意初衷。
除了在形式上运用多项科技成果展现非遗特色之外,《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在内容上更有针对性地挖掘非遗中所蕴藏的时代价值,探索传承至今的中国智慧。在浙江篇中,固体火药雕刻师所使用的刀法与传统篆刻的“冲刀法”“切刀法”多有相似之处,都需在方寸之间进行精准操作……很多个案例表明,传统非遗工艺在科技的助力下,正以多维的形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
《非遗里的中国》从第一季到第二季,以更多维、更生动、更青春的表达,对非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光明日报》
(《当古老非遗 邂逅当代科技》由贵阳晚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