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2024,他们感动中国

来源:贵阳晚报2025年08月18日    作者:

用梦想托起梦想,用力量激荡力量。17日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揭晓年度人物,他们是:栾恩杰、范振喜、郑钦文、曲亚波、吕明玉、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沈华忠、李东、庞众望、李登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感动中国》特别致敬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英雄连队刘老庄连。80多年来,全连官兵赓续忠魂血脉,努力锻造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钢筋铁骨。

航天专家栾恩杰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长河中,月球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199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时任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的栾恩杰第一次萌生了探月的想法。

多年来,栾恩杰直接参加和主持了中国多个航天运载型号和航天工程研制工作。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9个月后,68岁的栾恩杰担任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两个重大项目的顾问。

几千个日日夜夜,全身心投入探月工程,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到月亮上去?

栾恩杰老人给出了答案:“我们到月亮上去不是我的事,是国家民族的事”。

“我们还要有更深远的目标,中国人的脚步将越走越远,领导宇宙的新潮流,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栾恩杰

“拼命书记”范振喜

1987年,25岁的范振喜退伍,回到河北承德滦平县的山区特困村周台子,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此后数年,他带领村民修路架桥、栽果树、扩稻田、盖学校、建工厂,发展集体企业,不顾自己的病痛,投身工作,逐步让周台子从一无所有变成全县最富的村。范振喜心怀热忱与责任,一辈子和贫穷斗、和绝症斗,致敬这位用生命兑现承诺的“拼命书记”。

“我25岁的时候,全村的党员就认准了我。咱们就是凭良心,老百姓是真心对我,我也真心对老百姓。”

——范振喜

英勇船长沈华忠

2024年3月的一天上午,沈华忠的11492号渔船正在下网捕蟹,碰到遇险船只发出求救信号。当时沈华忠的船正在捕蟹作业,放下去的6000多只蟹笼价值近40万元。情况危急,沈华忠果断要求砍断蟹笼救人。经过全体船员的努力,16名遇险的外籍船员全部成功获救。这样的紧急救援,沈华忠经历了不止一次。而每一次,他都把尽快救人放在了第一位。

“我有事人家也会帮,他有事我也要帮人家,一样的。”

——沈华忠

“火箭少女”郑钦文

2020年8月,17岁的郑钦文正式踏上职业选手的征程,从世界排名630位的起点出发,她以“冠军收割机”的姿态横扫低级别赛事,仅用两年的时间便跻身世界前50位,被称为“火箭少女”。2024年巴黎奥运会,在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上,21岁的她击败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夺得中国网球史上首枚奥运会单打项目金牌,用球拍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力量。胜利永远属于最顽强的人,加油,Queen Wen,期待你再创佳绩!

“你可以输或者你可以赢,但是你知道你永远都不会放弃。”

——郑钦文

一人撑起一大家的“好人”曲亚波

在东北松嫩平原的一个角落,有一个家庭,30年里打击一个连着一个,几乎全部重担都压在女主人曲亚波的肩上,却很少在她的脸上看见愁容。20年7300个日夜,她悉心照顾因遭遇严重车祸成了植物人的丈夫。家里孱弱的老人、年幼的孩子,加上治病欠下30万元的债务……面对难以想象的压力,她不离不弃,无怨无悔,一个人撑起一大家。

家和万事兴,家里要和睦,什么事咱都不怕。我就是尽我做人的本分,我问心无愧。

——曲亚波

最美志愿者吕明玉

她是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长、全国最美志愿者,也是一位普通的母亲。2011年,吕明玉在半年时间里捐献了两次造血干细胞,帮助素昧平生的受捐者获得了重生的机会。十几年来,吕明玉和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先后600余次为46家敬老院、233个困难家庭送关爱、送健康。在扶危济困的路上,她越走越坚定。脚下有泥,手上有力,心中有光。致敬!

“我没有什么大本事,也不会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我就想,把这些微弱的光攒起来,总会给别人照亮一点夜路吧。”

——吕明玉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

2000年,15名河北保定学院青年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跨越3000多公里来到新疆且末县二中任教。他们扎根讲台、改善学风,让学生成绩大幅提升。此后二十余载,保定学院近400名毕业生接力扎根西部各地,用青春践行“到西部教书去”的信念,其中数十人来到且末教书,在此累计培养9000余名学生。致敬!

“好好教书育人,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我愿意固守一份宁静、一份责任,只为了这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

人民的好干部李东

出生于1994年的李东是湖南省岳阳市毛田镇一名年轻的乡村基层干部。2024年6月,湖南省多地遭受暴雨灾害。在抗洪抢险中的危急关头,坐在副驾驶座的李东迅速让大家打开车窗逃生。李东先将驾驶位上的同事推挤出了车窗,又将后排的同事拉出前排车窗。转眼间,湍急的洪水吞噬了车辆,李东失去了逃生的机会。

出殡的那天,当李东的灵车在毛田镇政府大院稍作停留的时候,几百位村民赶来为李东送行,向他致敬!

“你先爬上车顶,快!”

——李东

励志学子庞众望

庞众望出生于贫困家庭,父亲因病无法与人交流,母亲下肢残障行动不便,而他自己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走出了一条令人敬佩的成长之路。从小庞众望一边刻苦钻研,一边捡废品补贴家用、照料母亲,“面对什么就解决什么”的信念让他始终乐观。2017年,他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3年后他获得直博资格。如今,他牢记母亲“为国家做贡献”的期许,投身科研。

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使命,就是科研报国!

——庞众望

百岁老兵李登月

80年前抗日战争胜利,当年的英雄如今多已是百岁老人,李登月就是其中一位。今年将满100岁的李登月生于河南滑县。1943年1月,19岁的他毅然参加八路军,抗日打鬼子。抗美援朝时又被派往朝鲜的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在战火的淬炼中,他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钢铁战士。向老兵致敬!

“保家卫国,共产党员就是这么一个气概!”

——李登月

特别致敬:刘老庄连

刘老庄连是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英雄连队。

1943年春,日军对苏北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第二营四连,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在淮北地区刘老庄一带与3000多日伪军展开激战,拼至弹尽粮绝,全连82人全部壮烈牺牲。

刘老庄战斗结束后,在烈士壮举的感召下,又有82名主动参军的当地青年,被编入新四军第七旅,重新组建第四连,并命名为刘老庄连。

从那时起,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刘老庄连精神,融入到连队一茬茬官兵的心中,新的刘老庄连战士,从83号到如今的6673号,是82年来刘老庄连官兵赓续的忠魂血脉。

据央视新闻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