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净山再添生态新记录

珍稀贵州拟小鲵首次“现身”

来源:贵阳晚报     2025年10月24日        版次:4    作者:

本报讯 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近日,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护人员在野外巡护中首次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贵州拟小鲵。这一发现使梵净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记录增至81种,再次刷新物种多样性保护名录,标志着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新突破。

贵州拟小鲵属小鲵科拟小鲵属,为我国特有珍稀两栖动物。雄鲵全长176~184毫米,雌鲵全长157.1~203.4毫米;其背部呈紫褐色,有不规则的橘红色或土黄色近圆形斑,身体腹面具有分散细小白点,体背及四肢背面无小白点。常栖息于海拔1400米至1700米的较高山区阴湿环境,因习性隐蔽极难被发现。

2021年,该物种在国家林草局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告第3号)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此外,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受危等级评定为“濒危(EN)”。

专家指出,贵州拟小鲵对生态环境变化高度敏感,其在梵净山的稳定栖息,有力印证了这一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原真性,凸显了梵净山作为重要物种基因库和生态屏障的独特价值。

下一步,梵净山管理局将以此为契机,强化物种栖息地保护与修复,推进两栖动物监测与巡查,深入调查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动态,推动科研合作与公众科普,持续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让贵州拟小鲵、黔金丝猴等珍稀神奇生命共同在这片自然秘境中生生不息。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秦)